铺层规划器
铺层规划器界面简述
- 规划算法:选择使用哪种规划算法,下面有更加详细的说明;
- 轨迹角度:铺放轨迹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夹角;
- 设置铺放曲面:从场景树中选择一个曲面节点,然后点击该按钮,设置待铺放的曲面,可选的节点是曲面或者Mesh网格;
- 设置参考方向:从场景树中选择一个线段节点,然后点击该按钮,设置路径的参考方向;
- 设置参考点:从场景树中选择一个点节点,然后点击该按钮,设置路径规划的起始点;
- 设置铺层:在
新建铺层
复选框没有勾选的时候,可以从场景树中选择一个已有的铺层继续规划,相关的参考曲面、参考方向、边界线等会从该铺层中读取,并覆盖现有设置; - 新建铺层:新建一个铺层;
- 边界线:铺放区域的边界线:
- 引导线:路径的引导线,可以没有、一条或者多条;
- 引导线参数:多条引导线时,额外的参数选项;
- 以单引导线为IRC:如果引导线只有一根,可以勾选次选项,直接将该引导线作为初始参考线,后续的预浸带都是由此引导线偏移曲线生成;
- 自动选择:在导入的场景中,由BFS(Breadth First Search, 广度优先搜索)算法,查找第一个Mesh、线段、点,作为对应的铺放曲面、参考方向、参考点;
- 重置:清空参考方向、点等设置;
- 新建规划器:由给定的规划算法、轨迹角度、参考方向、参考点、边界线、引导线等参数,构造一个新的规划器;任何以上参数改变后,都需要新建一个规划器,才会生效;
- 修改铺层参数:在创建规划器以后,可以修改所属铺层的铺层规划参数,参考如何修改铺层参数
一些术语解释
为了让用户知道如何选取合适的规划算法,对相关概念做一些简单解释。
- 自然曲线:预浸带自然贴合到曲面上形成的曲线,转向半径接近无穷大
- 引导线:附着在曲面上的曲线,为轨迹规划提供一定的方向参考
- 转向半径:预浸带铺放时左右转向引起中心线有曲率,该曲率半径为转向半径
软件采用如下算法计算转向半径:
\[
\begin{aligned}
L &= (R + \frac {W}{2}) \cdot \theta \\
S &= (R - \frac {W}{2}) \cdot \theta
\\ \implies
R &= \frac {W\cdot(L + S)}{2\cdot(L-S)}
\end{aligned}
\]
- 轨迹角度:在预浸带中心线路径任意点的切平面,将参考方向投影到该平面,投影向量与该点切向量的夹角
参考线(Reference Curve, RC)
参考线指的是一组预浸带的中心线,平行偏移该中心线,可以得到组内其他预浸带的边界线。
初始参考线 (Initial Reference Curve, IRC)
初始参考线指的是规划一个铺层的路径时,待规划的第一组预浸带的参考线。
初始参考线算法(Initial Reference Curve Algorithm, IRCA)
参考线的计算多个参数有关系,根据输入的参数不同,可以分为下面几类:
未定义引导线
此时需要定义参考点、参考方向、铺放角度,计算IRC有以下算法:
- FixedAngle, 固定角度,计算出来的参考线在铺放方向上没有偏离,但是在转向半径上可能小于最小值
- Natural,自然曲线,计算出来的参考线各处的转向半径趋于无穷大,但是在方向上可能偏离铺放方向
- Slicing, 切片,由给定的参数计算一个截平面(Section Plane),计算截平面和曲面的相交线,作为IRC
定义了引导线
单引导线
仅仅指定了一条引导线,IRC有以下两种算法:
- Off-the-shelf,直接使用现有的引导线作为IRC
- FixedAngle,此时需要定义参考点和铺放角度,计算出来的IRC各点的方向和引导线上最近点的方向相同
多引导线
定义了多条引导线,采用FixedAngle计算IRC,需要同时指定参考点和铺放角度,计算出来的IRC各点的方向是各引导线上离该点最近的点的方向的加权值。
后续参考线算法(Subsequent Reference Curve Algorithm, SRCA)
计算其他组的参考线,可以使用:
- Parallel,平行偏移,偏移前一组的边界线得到当前组的参考线,偏移距离就是一组预浸带宽度的一半
- FixedAngle,类似于IRCA
- Natural,类似于IRCA
- Slicing,类似于IRCA
规划算法解释
了解以上概念之后,不同的规划算法就是不同的 IRCA 和 SRCA 的组合。
- 固定角度
- 平行偏移
-
自然曲线,类似于固定角度算法,只不过是每次先尝试使用平行偏移计算,如果检测转向半径过小,则改用自然曲线方法重新计算;
-
切片
- 固定角度-平行偏移
- 自然曲线-平行偏移